跨境購物並非香港獨有,只要價錢吸引,顧客群眾自然增多。
多年前國內同胞來香港購物造成部分香港人不滿,今天香港人蜂擁前往深圳, 北上消費,週末去佔領深圳山姆超市,內地居民震驚!
北美情況也差不多😬
「溫哥華人滾回去!」美國居民不滿加拿大人跨境掃貨
加油站「一掃而空」!
以下這報道是從面書看到。
經常去美國的朋友都很清楚,距離溫哥華最近的美國大城市是西雅圖,最近的中小城鎮是貝靈翰姆(Bellingham)。
有多近?從白石鎮出發,不算過關的話,只要開半個多小時,距離只有區區44公里,比白石到溫哥華市中心還要近!(快過從金鐘出發)
因此,Bellingham幾乎成為大溫居民跨國採購、加油的首選。儘管這兩年因為匯率差,讓一些大溫居民南下加油的意願降低,但還有個更巨大的誘惑:Costco!
美國Costco的東西比大溫Costco更豐富,Costco自己的美食,如現烤Pizza,即便考慮匯率也比大溫Costco便宜。
在高物價的當下,人們對Costco的依賴更勝以往,大溫居民非常熱衷跨境去貝靈翰姆的Costco大採購—— 這聽起來是睿智之舉,但久而久之,卻引發了貝靈翰姆當地居民的不滿。
👉🏻“溫哥華人,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
在貝靈翰姆本地的Reddit論壇上,有個關於Costco的話題,本來只是討論Costco的食品、購物心得,沒想到很多本地人直接對大溫居民不滿。
「溫哥華人,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讓物價不至於離譜,而溫哥華人卻想不勞而獲,來搶我們的東西,就像是他們與生俱來的那樣!」
不只「搶」食物,還會「搶」電子產品,例如溫哥華網友Pizza2341直接詢問貝靈翰姆Costco有沒有GoPro運動相機的現貨,因為溫哥華找不到,如果有就立刻南下。
本地居民抱怨道:「我們貝靈翰姆也不是大城市,一些產品本來就貨源有限,結果還被比我們人口多得多的溫哥華虎視眈眈。」
👉🏻週邊小城鎮,甚至出現缺糧的困境
溫哥華人在貝靈翰姆大買特買,這確實導致了周邊一些小城鎮出現缺糧的窘境。有些小超市常常無法獲得足夠的水果、菜、乳製品,成為「食物沙漠」。
有當地居民“哀求”道:「溫哥華人,我們不是不讓你們來買東西,但是要考慮一下我們的需求,請不要大肆掃貨,一次買少一些不行嗎? 」
還有不客氣的貝靈翰姆居民,直接指向加拿大自由黨的執政是失敗的:「同樣作為發達國家,你們的居民卻被高物價壓的喘不過氣,只能不斷去另一個國家囤貨,這聽起來太諷刺了!」
還有貝靈翰姆居民表達了對更南邊的下一個中小城市伯靈頓(Burlington)的羨慕:「明明離我們很近,但因為我們離大溫更近,因此大溫居民只盯著我們看,不去伯靈頓搶購食物。」
👉🏻“溫哥華人恨不得把加油油箱搬回家”
貝靈翰姆居民在抱怨完關於Costco的話題後,還不忘記翻舊帳。有一位網友直言:「當年溫哥華人來加油,恨不得把加油油箱搬回家,恨不得把油箱搬空,因為確實比溫哥華便宜很多。」
「有時我去加油站,發現正在加油的12輛車有超過10輛是BC省的牌子,哭笑不得,我們只是個小城市,加油站卻常常要排隊!」
對於貝靈翰姆居民在Reddit等論壇的抱怨,一些經常南下的溫哥華人表示:「某些美國居民還真的是粗魯無禮,是不是太缺乏維生素D了?至於反應這麼強烈嗎? 」
👉🏻去一轉美國掃貨到底便宜多少?
去趟貝靈翰姆雖說近,那也只是相對近,如果從溫哥華、本拿比出發,算上過關要1.5小時以上,來回3小時,並且來回150公里以上,油費就要好幾十,值得嗎?
另外,目前100加幣只能換75.68美元,再加上時間成本和燃油成本,對此,有經常南下的居民解釋道:「所以說,要去就得去Costco,因為大量採購,一次買個三百、四百加幣的食物是常有的。」
就算考慮匯率,貝靈翰姆Costco的許多食物居然還不到溫哥華Costco一半價格,尤其是沙律、乳製品、PIZZA、雞肉,這些都是家庭常備食材。
最理想的情況下,一次過在貝靈翰姆Costco購物和加油,能節約一兩百加幣,完全可以抵銷各類成本,而如果你住在素里、蘭里這些距離邊境線近的城市,那節約的錢可就更多了。
有大溫網友反問貝靈翰姆居民:「在這種情況下,換位思考下,如果素里的Costco東西比你們貝靈翰姆的便宜一半,難道你們不會經常北上跨邊境來素里嗎?大家好好相處不好嗎?」
📸 Look at this post on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46273717526910&set=a.476278031193148&type=3&mibextid=Na33Lf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