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20, 2023

食物銀行-西方世界

越來越多人需要食物銀行幫助先至可以過活,在職貧窮是可悲的事實,在西方國家差距更遠,可能是資本主義永遠不能解決的社會問題。

美國  2013年,前10%的家庭持有76%的財富,而後50%的家庭持有1%的財富。 



可以肯定 2023年 財富不平等差距更高。




多倫多最大的食品銀行之一表示,正處於食品不安全危機之中。
Daily Bread Food Bank 上個月的訪問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稱自 COVID-19 大流行以來,訪問量翻了兩番。

“我們正處於轉折點,現在需要採取行動,”首席執行官尼爾赫瑟林頓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不是可以外包給慈善機構的事情。”
政府有責任確保這個城市、這個國家的每個人都能實現他們的食物權

這家食品銀行在 3 月份接待了近 270,000 人次訪問,據稱這是其 40 年曆史上的最高數字。相比之下,大流行前每月有 65,000 次客戶訪問。

Hetherington 說,Daily Bread 過去每年在食品上花費 150 萬美元,現在他們每月花費 180 萬美元。

“這是不可持續的,”。

該組織表示,它還看到每月有 12,000 名新人獲得緊急食品服務,這是 COVID 之前的六倍

它將客戶的增加歸因於收入停滯不前,沒有跟上通貨膨脹和住房成本上漲的步伐。

“去年,以就業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食品銀行客戶比例翻了一番,從 16% 增至 33%,”一份新聞稿稱。

該慈善機構表示,他們看到有全職工作但仍在尋求食品援助的客戶有所增加。據該組織稱,食品銀行客戶平均每天有大約 8 美元用於購買食品和其他必需品。

資料來源

https://toronto.citynews.ca/2023/04/04/toronto-food-bank-crisis-cost-of-living/

https://www.bbc.com/news/uk-65378823

https://edition.cnn.com/2023/03/03/health/iyw-us-hunger-crisis-post-covid-help-trnd-wellness/index.htm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alth_inequality_in_the_United_States

4 comments:

  1. 呢篇令我想起2021年自己正思考移唔移民, 最終臨門關鍵係被高稅率卡住。當收入有近一半 (包括GST) 去左稅收, 消費時係好難頂。

    ReplyDelete
  2. 多謝 O'Simon 師兄留言..


    嗰度搵錢,嗰度洗,朋友話加拿大退休福利好,教育好(好嘅學校一樣係打崩頭先入得到),我話有錢,任何地方福利都好(香港可以請外傭幫手,外國當然也以,但身家要多好多好多),!

    美國股息稅收30%,加拿大15%,另外又有股本增值稅,十字車都千多元坐一次。

    請O'Simon兄睇睇呢個video,睇埋下面嘅留言,就明白,到處楊梅一樣花,回留與遷徙,就睇每個人嘅命運同抉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qyRp6pAwu8

    個人認為,香港是機會較多(講得離譜啲:就算電話騙案都搵到食)。

    人離鄉賤,物離鄉貴,做過遊子,先知家好!

    ReplyDelete
    Replies
    1. 謝謝分享, 呢段片之前睇過。
      移民係同結婚一樣同level既大決定 (reversible but bearing high risk and huge exit cost), 僅次生細路 (irreversible at all)

      Delete
  3. 絕對同意,生兒育女,學做父母,先至大鑊。

    眼見太多父母對兒女過分溺愛,甚至乎用埋棺材本幫兒女移民,悲劇!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

    ReplyDelete

顧左右而言他

特朗普最叻 "顧左右而言他"或 不停"BS "! 睇完以下這3分鐘視頻自然明白… https://youtu.be/nCSBuArkqaM?si=2BQreNLkoCryghzw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