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派四次息的港股, 明年少咗恆生銀行(11),
如無記錯,現時一年派四次息有下列股票:
如果明年滙控成功私有化恒生銀行之後,收返啲錢除咗去多次旅行之外,應該買...
小學雞手上持有的恆生銀行,從散戶的角度不算多,也不算少。
要考慮恒生私有化所得,策略上應該轉購什麼股票?
如果一年派息四次作考慮...這一刻有以下想法:
- 匯豐銀行(5) 持有,現持有股數再增購 5%。
- 中銀香港 (2388) 持有,現持有股數再增購 50%。
- 港通控股(32),市值小,一個月平均成交額 5.97萬 ,流動性低,不考慮。
- 中電控股(2) 如股價吸引,加少少,現持有股數再增購 2%。
- 宏利金融 (945)股息收益率 3.7%,還未要計算25%股息稅,稅後只有2.775%,如選擇大市值的保險股份寧願選擇友邦(1299) 或 中國平安(2318)。
另外一年4次派息的ETF有以下四隻(但小學雞冇興趣!):
- 邦滬深港高股息。
- PP中地美債。
- GX亞太高股息率。
- 三星高息房託。
其實市場上有好多更好選擇,明年收到錢慢慢睇清楚都未遲,啊媽教落「有錢你驚無貨買?」。
假設2020年4月29日購入恒生銀行, $139.5, 暫時收息所得$40.9,每股成本$98.6 ,私有化每股$155,帳面 +$56.4。
2020-2021 派$5.5,季息 $0.8 * 3
2021-2022 派$5.1,季息 $1.1 * 3
2022-2023 派$4.1,季息 $0.7 * 3
2023-2024 派$6.5,季息 $1.1 * 3
2024-2025 派$6.8,季息 $1.2 * 3
2025-2026 未期暫時不知道末期息,季息 $1.3* 3
滙控公布私有化恒生後,恒生股價即升穿155元私有化價格,最高曾見168元,以上周五(24日)收市價151.8元計,今年以來升幅近60%,跑贏恒生指數約29%。
收息股,有時購入後,股價不停下跌有可能出現「賺息蝕價」局面。2024年2月頭兩星期,恒生股價曾經低於$70,帳面蝕50%。回看那一刻,考慮基本面,盈利能力、過往派息記錄、市場風險,行業因素,應否買返少少?(小學雞有冇買/賣🤫)。
另外恒生銀行於2024年4月展開自動股份回購計劃,以總代價約港幣29.98億元於聯交所回購29,575,200股
普通股,所有回購普通股並隨後註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